木头姐重仓中国AI赛道:四年来首次买入阿里与加码百度的战略深意

在全球资本市场的聚光灯下,明星基金经理凯西·伍德(Cathie Wood)的一举一动始终牵动着投资者的神经。这位被誉为”女版巴菲特”的方舟投资(ARK Invest)掌门人,以对颠覆性技术的激进投资风格闻名于世。2025年9月,她做出了一个令市场瞩目的战略调整——旗下两只ETF四年来首次重新建仓阿里巴巴美国存托凭证(ADR),同时继续增持百度股票,总投入资金超过2100万美元。这一动作不仅标志着”木头姐”对中国科技股态度的重大转变,更折射出全球资本对中国AI产业未来发展的高度期待。本文将深入剖析这一投资决策背后的市场逻辑、战略意图及行业影响,探究国际资本在中国科技领域的布局新趋势。

时隔四年的回归:木头姐与阿里巴巴的”再续前缘”

2025年9月22日,方舟投资管理公司的每日交易报告显示,其旗下的ARKW(下一代互联网ETF)和ARKF(金融科技创新ETF)两只基金合计买入价值约1630万美元的阿里巴巴美国存托凭证(ADR)。这一投资举动之所以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关键在于这是”木头姐”自2021年9月清仓阿里巴巴后,时隔四年首次重新建仓这家中国科技巨头。回溯历史,方舟投资与阿里巴巴的”缘分”始于2014年,即阿里巴巴在美IPO后不久,期间虽有多次仓位调整,但直到2021年9月后SEC再未发现任何相关投资记录,意味着当时已基本清仓。四年的沉寂期后选择重新入场,这一决策背后必然蕴含着对阿里巴巴新成长逻辑的重新评估。

市场注意到,此次建仓时机选择耐人寻味——正值阿里巴巴股价飙升至2021年1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且年初至今涨幅已接近翻倍。截至2025年9月23日,阿里巴巴股价在30天内飙升了30%以上,年初至今的回报率达到93.3%。花旗分析师最新报告指出,阿里巴巴股价近期有望获得多重支撑,一方面其推出的店内团购活动正值出行旺季,有望有效引导用户到店消费;另一方面,市场高度关注即将举办的阿里巴巴云栖大会,该活动可能为集团带来积极影响。基于此,花旗维持对阿里巴巴的”买入”评级,目标股价设定为187美元。

深入分析可知,”木头姐”此次回归阿里巴巴,核心逻辑可能已从当年的电商平台价值转向了对阿里人工智能战略的重新定价。阿里巴巴近期在AI领域的动作频频,特别是推出了高性能处理器,旨在挑战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主导地位。这一举措是阿里巴巴增强其硬件和人工智能能力的更广泛战略的一部分,标志着该公司正从传统电商向硬科技领域加速转型。在其核心电商业务正受到拼多多等竞争对手冲击的背景下,投资者正加大押注这家互联网巨头的人工智能业务推动有望重振其增长势头。由此可见,”木头姐”此次回归并非看重阿里巴巴的传统业务,而是对其AI转型可能带来的”第二增长曲线”寄予厚望。

加码百度:自动驾驶领军者的价值重估

在重新买入阿里巴巴的同时,”木头姐”还通过方舟自主技术和机器人ETF(ARKQ)继续增持百度股票,将该持仓总价值推高至约4700万美元。公开交易记录显示,ARKQ于2025年3月24日买入百度股票129451股,总价值约为1224万美元,而到9月22日又买入了21245股,价值约290万美元,持续加仓的态势十分明显。

百度能够持续获得”木头姐”青睐,与其在自动驾驶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地位密不可分。在”木头姐”2025年发布的年度科技趋势与投资展望报告《Big Ideas 2025》中,她特别强调,10年前预期能够实现自动驾驶的公司,目前只有三家落地运营了,分别是美国的Waymo和特斯拉,以及中国的百度。这一表态清晰表明了她对百度自动驾驶业务的高度认可。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百度旗下自动驾驶业务萝卜快跑已累计向公众提供超900万次服务,这一运营数据在全球范围内都处于领先地位。

除自动驾驶外,百度在AI全栈能力上的布局也是吸引方舟投资的重要因素。百度不仅在中国搜索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还提供人工智能驱动的产品、云计算解决方案以及视频流媒体服务。其2024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智能云收入同比增长26%,表明其AI产业化落地已进入收获期。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百度与阿里巴巴类似,都已开始使用自研芯片来训练人工智能模型,减少了对美国芯片巨头英伟达的依赖,这种技术自主性在全球科技博弈加剧的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

从历史持仓动态看,”木头姐”对百度的投资策略存在阶段性调整。2021年8月,ARK曾连续减持百度,当时市场解读为短期避险或调仓行为。但截至2021年10月,其仍通过ARKQ基金持有约3481万美元市值的百度股票,显示长期关注中国科技股的意图。2025年的持续加仓,既是对百度在智能云等领域业绩增长的肯定,也反映了方舟投资对中国AI产业未来发展空间的长期看好。

战略转向:中国科技股在ARK投资版图中的崛起

“木头姐”此次操作最值得玩味之处,在于其标志着方舟投资对中国科技股态度的重大战略转变。通过梳理ARK的历史持仓可以发现,尽管其早在2014年就投资了阿里巴巴,但在2021年后明显减少了对中国科技股的风险暴露。此次不仅高调回归阿里巴巴,持续加码百度,还同时投资了自动驾驶技术公司小马智行(PONY.US),这一系列动作绝非孤立事件,而是深思熟虑后的战略调整。

这一转变首先与中概股整体回暖的大环境密切相关。2025年9月以来,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持续攀升,百度等其他中概科技股近期亦显著反弹。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的背景下,中国资产再次吸引国际投资者的目光,而”木头姐”的调仓正是这一趋势的缩影。方舟投资在官网中明确表示,ARKF致力于投资金融科技创新主题公司,ARKW则聚焦下一代互联网投资主题,将阿里巴巴、百度等纳入这些基金,表明其已将中国科技企业视为全球颠覆性创新的重要参与者。

更深层次看,这一战略转向与方舟投资”专注颠覆性技术”的核心理念高度吻合。ARK团队在最近的更新中写道:”AI是下一波创新大潮,在这一领域领先的公司可能实现指数级增长。”这解释了为何”木头姐”选择在这个时点重新布局中国AI概念股。与四年前相比,中国的科技企业已从商业模式创新转向硬科技创新,尤其在人工智能、自动驾驶、芯片设计等领域取得了实质性突破,这与方舟投资寻找”颠覆性技术”的投资哲学不谋而合。

值得注意的是,方舟投资对中国的布局不仅限于互联网巨头。交易记录显示,其旗下ETF还投资了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自动驾驶技术公司小马智行以及京东物流,这些公司分别在新能源车、自动驾驶和智慧物流领域具有代表性。这种多元化布局表明,”木头姐”正在从更全面的视角看待中国科技产业的发展,而非仅聚焦于个别龙头企业。这种全方位押注中国硬科技的做法,很可能成为未来几年国际资本进入中国市场的新范式。

风险与挑战:高换手率策略下的中国押注

尽管”木头姐”此次对中国科技股的战略布局引人注目,但理性投资者仍需清醒认识到其中蕴含的风险与挑战。首当其冲的是方舟投资高换手率的操作风格——根据公开资料,其ETF投资组合以频繁调仓著称,买入并不意味着长期持有。此次阿里巴巴ADR能否继续扩张仓位、以及持有周期长短,仍有待观察。这种高周转策略在带来灵活性的同时,也可能导致错过优质资产的长期复利增长,投资者需辩证看待。

另一个不确定性来自方舟投资自身的业绩表现。尽管其旗舰基金ARKK在2025年回报率达49%,远超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100指数的回报,但若以五年为周期来看,其表现仍为负值,且今年迄今已遭遇4.38亿美元资金净流出。这种短期优异但长期欠佳的表现,反映出激进投资策略在波动市场中的两面性。对中国科技股的投资能否扭转这一局面,仍需时间验证。

更宏观的风险在于地缘政治因素。2021年”木头姐”清仓阿里巴巴时,正值中概股面临严峻的监管环境和退市风险。虽然目前中美关系出现一定缓和迹象,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持续攀升,但地缘政治风险并未根本消除。方舟投资在此时重新加仓中国科技股,既是对中国监管环境改善的预判,也是对科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肯定,但相关风险仍需持续关注。

此外,市场对阿里巴巴和百度AI业务的估值重塑也存在分歧。虽然两家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均有扎实布局,但AI技术的商业化落地仍面临诸多挑战。阿里巴巴的高性能处理器能否真正挑战英伟达的市场地位?百度的自动驾驶业务何时能实现大规模盈利?这些问题都关系到”木头姐”此次投资决策的最终成败。投资者在乐观展望前景的同时,也需对技术商业化路径的曲折性有充分预期。

深度解析:AI浪潮下的中国科技企业价值重估

“木头姐”四年来首次买入阿里巴巴并加仓百度的决策,本质上是对中国科技企业技术转型的一次重估投票。过去几年间,以阿里巴巴、百度为代表的中国科技巨头正经历从互联网平台向硬科技企业的深刻蜕变,这一转型进程在2025年已进入收获期,为国际投资者提供了新的价值评估框架。

阿里巴巴的转型之路颇具代表性。该公司近期推出的高性能处理器,是其挑战英伟达在中国市场主导地位的战略举措。这一行动背后,是阿里巴巴从电商平台向全栈技术企业的转型决心。在云计算、芯片设计、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领域的持续投入,使阿里巴巴逐渐摆脱了单纯电商平台的标签,形成了更为均衡的技术矩阵。特别是在AI基础设施领域,阿里巴巴的布局涵盖芯片、框架、应用等全链条,这种”软硬结合”的能力在全球范围内都属稀缺资源。市场预期,随着AI产业化进程加速,阿里巴巴的技术投入将逐步转化为可持续的盈利能力,这正是”木头姐”等投资者重新看好阿里的深层逻辑。

百度则走过了从搜索引擎到AI生态构建者的转型之路。通过阿波罗平台和萝卜快跑,百度在自动驾驶领域建立了从技术研发到商业运营的完整闭环;通过智能云和文心大模型,百度又在AI产业化应用中占据先机。尤为关键的是,百度在自动驾驶领域的领先优势已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运营数据——超900万次的自动驾驶服务,这一数字不仅验证了技术的可靠性,更为后续的数据迭代和算法优化提供了宝贵资源。在”木头姐”看来,百度很可能成为中国首个实现自动驾驶大规模商业化的企业,这种预期正是其持续加仓的重要动因。

从更宏观视角看,”木头姐”此次调仓反映了全球资本对中国科技产业的认知升级。过去,国际投资者往往将中国科技公司视为模仿者和追随者;现在,以阿里巴巴、百度为代表的企业已在AI、自动驾驶等领域走在前列。这种从”追随者”到”引领者”的角色转变,正在重塑全球资本对中国科技资产的配置逻辑。方舟投资的布局变化表明,具有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中国科技企业,正成为国际资本配置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颠覆性创新时代的投资新范式

凯西·伍德四年来首次重新建仓阿里巴巴并持续加仓百度的决策,既是对两家公司AI转型成果的肯定,也是对方舟投资”专注颠覆性技术”核心理念的践行。这一动作不仅反映了单个基金经理的观点变化,更代表了全球资本对中国科技产业从商业模式创新向硬科技创新转型的认可。在AI成为新一轮创新大潮的背景下,拥有全栈技术能力和丰富应用场景的中国科技企业,正迎来价值重估的历史性机遇。

然而,投资者也需清醒认识到,颠覆性技术创新从来都不是线性发展的过程,其间必然伴随波动与曲折。方舟投资的高换手率风格、旗舰基金的长期表现欠佳以及复杂多变的地缘政治环境,都为这一投资决策增添了不确定性。未来,阿里巴巴和百度能否真正将AI技术优势转化为持续的盈利能力,将成为决定”木头姐”此次战略调整成败的关键。

归根结底,”木头姐”的中国科技股新布局,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重要启示:在AI驱动的下一个创新周期中,中国科技企业已从过去的”可选配置”变为”必选配置”。那些在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在产业化落地中占据先机的中国企业,很可能成为未来十年全球资本市场的佼佼者。而对投资者来说,如何辨别真创新与伪概念,如何平衡短期波动与长期趋势,将是把握这一历史性机遇的关键所在。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