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吃燕麦能降血脂”的说法在健康养生圈广为流传,许多人认为每天早餐吃燕麦片就能有效降低胆固醇,甚至有人宣称”燕麦是血管清道夫,比他汀类药物还管用”。燕麦真能成为高血脂患者的饮食”救星”吗?真相可能让很多人感到意外。
很多人认为燕麦中含有神奇的降脂成分
很多人认为燕麦中含有β-葡聚糖这种”神奇”成分,能够有效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这种说法有一定科学依据,但存在严重夸大。
确实,燕麦中的β-葡聚糖是一种可溶性膳食纤维,它可以通过在肠道内形成凝胶状物质,减少胆固醇的吸收,从而有助于降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即”坏胆固醇”)水平。一些临床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
现有证据表明燕麦确实有辅助降脂作用
一些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表明,每天摄入3克以上的β-葡聚糖(大约相当于40-50克燕麦)可以显著降低总胆固醇和LDL-C水平,降幅可达5%-10%。这对于轻度高胆固醇人群来说确实是一个有益的改变。
然而,现有临床证据尚不足以支持燕麦对所有人的显著降脂效果。更重要的是,日常饮食中的燕麦摄入量往往远达不到实验所用剂量,其降脂效果可能较为有限。因此,单纯依靠吃大量燕麦来控制血脂也是不现实的。
燕麦≠降脂药
虽然一些研究表明燕麦中的β-葡聚糖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但实验中用到的都是高浓度的燕麦提取物或特定加工的燕麦产品,它们不等同于直接吃普通燕麦片或燕麦粥。
所以,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直接吃普通燕麦食品有显著的降脂作用,不要指望靠吃燕麦就能治疗高血脂,千万不能将燕麦代替降脂药物食用,否则可能延误病情。
高血脂病人可以将燕麦作为一种饮食上的辅助手段
燕麦的膳食纤维含量丰富(约6-8克/100克),是精白米的近3倍,其中β-葡聚糖是主要的活性成分。饮食中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对控制血脂有益。燕麦属于低GI(血糖生成指数)食物且富含多种营养素,是高血脂患者可选择的好食材。
真正科学控血脂的方法
单靠吃某一种食材降血脂是不靠谱的,要想真正科学地控制血脂,可以参考《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23年版)》的建议:
- 均衡饮食: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摄入,控制总能量摄入
- 增加膳食纤维:多吃全谷物、豆类、蔬菜和水果
-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体重,避免肥胖
- 规律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 限制酒精:男性每天不超过25克酒精,女性不超过15克
- 戒烟:吸烟会升高血脂水平
- 定期检查:监测血脂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药物治疗:对于需要的人群,应遵医嘱服用降脂药物
具体饮食建议:
- 每天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其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如燕麦中的β-葡聚糖)10克左右
- 每周吃2-3次深海鱼类,如三文鱼、鲭鱼等,补充Omega-3脂肪酸
- 增加坚果摄入(每天一小把),选择无盐、未加工的品种
- 选择全谷物食品,如燕麦、糙米、全麦面包等,替代精制谷物
- 多吃豆类,如黑豆、红豆、绿豆等
- 减少动物内脏、肥肉、奶油等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进食建议:
- 在进食量上,可以用”拳头法则”大致衡量:2拳头蔬菜+1拳头蛋白质食物+1拳头主食(优选全谷物)
- 在进食顺序上,建议先吃蔬菜,然后再吃蛋白质食物、最后吃主食;或事先预留出一小部分蔬菜和蛋白质食物,其余按”先菜后肉”的顺序进食完后,再将事先预留出来的那部分食物和主食一起吃完
同时,运动也别忽略,有氧运动和抗阻训练都有利于控制血脂水平。《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23年版)》建议高血脂患者可在餐后运动,每周至少5天,每次30~45分钟,多进行快走、骑车、乒乓球、羽毛球、慢跑、游泳等,循序渐进,量力而行,重在坚持。根据身体情况,最好一周2次抗阻运动,如哑铃、俯卧撑、器械类运动等,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
总而言之
不能指望吃燕麦降血脂,燕麦也不具有治疗高血脂的功效。这种对单一”降脂食物”的迷信,是控血脂路上的一大误区。对于高血脂患者来说,还是应该在均衡饮食的基础上,严格遵医嘱服药控制血脂,不要轻易相信民间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