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赋能第 22 届东博会,大批 “硬核科技” 闪耀登场

9 月 17 日,第 22 届中国 — 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盛大开幕,以 “数智赋能发展,创新引领未来 —— 以中国 — 东盟自贸区 3.0 版新机遇助建命运共同体” 为主题,在为期 5 天的会期里,围绕贸易投资便利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等关键领域,开展多场经贸促进活动,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合作搭建起重要桥梁。而在众多亮点之中,人工智能(AI)无疑成为了本届东博会最璀璨的那颗星,不仅首次深度赋能东博会筹备的每一个环节,更是在展览展示、活动举办等方面大放异彩。

AI 专馆:前沿科技的跨国盛宴

本届东博会的一大创举,便是首次设立了规模达 1 万平方米的 AI 专馆,这也是东博会创办史上最大的单体主题馆。这里宛如一个汇聚全球前沿科技的梦幻殿堂,吸引了近 200 家国内外 AI 头部企业与创新团队入驻。

步入 AI 专馆,仿佛踏入了未来世界。华为带来了最新的鸿蒙系统折叠电脑,其融合了先进的折叠屏技术与鸿蒙系统强大的生态优势,展现出智能终端设备的全新形态;阿里云则携全球领先的通义模型、AIStack 一体机、AI 全栈云等产品惊艳亮相,彰显其在云计算与人工智能融合领域的深厚技术积淀。宇树科技的最新款四足机器人和人型机器人也在馆内吸引了大量目光,它们灵动的身姿、精准的动作,展示着机器人技术的飞速发展。科大讯飞的最新款星火大模型、多语种翻译智能终端以及多场景应用解决方案,为跨语言交流和各行业智能化升级提供了有力工具。灵伴科技的全球首款 AI+AR 全功能一体式眼镜及全手势交互的 OST 空间计算平台,更是让人沉浸式感受到了增强现实与人工智能结合带来的奇妙体验。大疆创新的航拍无人机、手持影像设备及 DJIRS4 系列稳定器等产品,以其卓越的性能和创新设计,展现了无人机技术在消费级和专业级领域的广泛应用。

值得一提的是,该专馆还设置了东盟展区,得到了东盟方面的热烈响应。文莱创新实验室、印尼远程信息处理协会、马来西亚 GlobalTelecom 集团、缅甸计算机协会、泰国两仪集团等纷纷在此展示东盟国家的智慧农业技术、远程通讯设备、科技创新项目等。越南科技部也组织本国科技企业在越南商品馆展示高新技术项目,体现了东盟国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积极探索与发展成果。

据了解,AI 专馆集中展示了约 1200 项国内外前沿 AI 产品,众多首发首秀首展产品也在此揭开神秘面纱。例如全球首款防爆人形机器人 “天魁 1 号”,它的出现为一些危险环境作业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全球首个机器人通用具身基座模型,为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和智能化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灭火救援真烟真火训练评价系统及隧道救援专家大模型,极大提升了消防救援领域的智能化训练和决策水平;全国首创的协作焊接机器人系统,则在工业制造领域展现了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的创新成果。

AI 全面渗透,展区智能化升级

除了 AI 专馆的集中展示,其他展区也全面融入了 AI 元素,实现了智能化组展的华丽转身。

在金融服务展区,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科技,金融机构展示了提升金融服务能力的最新数智化成果。通过智能算法,金融机构能够更精准地评估风险、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让金融服务更加高效、便捷且安全。绿色智能交通运输及工程设备展区中,智能驾驶车辆成为焦点,它们通过传感器、算法等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自动驾驶功能,为未来交通出行带来了更安全、高效的解决方案。同时,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系统及解决方案、新能源商用车等也纷纷亮相,展示着交通运输行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趋势。智慧能源及电力展区则聚焦于电力专用 AI 芯片、虚拟电厂智能聚合平台、新能源无人化智能装备技术等。AI 芯片的应用提高了电力设备的运算效率和智能化水平,虚拟电厂智能聚合平台实现了对分布式能源的高效管理和优化调度,新能源无人化智能装备技术则降低了能源生产过程中的人力成本,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广西各地也积极展示 “AI+” 成果。南宁市以 “AI 赋能千行百业” 为主题,展示了人工智能在多个行业的应用案例,如智能医疗、智能教育、智能物流等,展现了 AI 如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桂林市则突出 “AI + 文旅”,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游客可以更便捷地获取旅游信息、规划旅游路线,还能在旅游过程中享受到智能导游、虚拟体验等个性化服务,为文旅产业注入新活力。北海市的 “AI + 红人经济” 以及 “嗯噢哇旅游专业能力认知平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挖掘网红经济的潜力,同时提升旅游服务的专业水平。梧州市的 “AI + 时尚产业 (人造宝石)”,借助 AI 设计工具和智能制造设备,提高了人造宝石的设计效率和生产精度,推动时尚产业的创新发展。

AI 主题活动:智慧的交流与碰撞

为了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本届东博会精心策划了多场 AI 主题活动,涵盖行业对接、学术交流、科研成果发布及项目签约等多个层面,为中国与东盟在 AI 领域的合作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中国 AI 出海独角兽之夜” 活动备受瞩目,在活动中正式发布了 “中国 AI 出海未来独角兽企业 TOP100” 榜单。这份榜单汇聚了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具有强大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企业,它们在技术研发、产品应用和市场拓展等方面表现出色,有望在全球 AI 市场中崭露头角。AI 行业大咖对话沙龙邀请了国内外 AI 领域技术研发和场景应用资深人士、青年科学家齐聚一堂,围绕行业前沿发展趋势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他们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实践经验,共同探索 AI 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创新应用,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活动周全方位展示了 AI 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的成果和前景。通过实际案例和应用场景的展示,人们深刻认识到人工智能在制造业、农业、服务业等各个领域的巨大潜力,它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产品质量、创新服务模式,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有力支撑。中国 — 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活动周则致力于推动构建 “技术研发 — 场景落地 — 生态辐射” 全产业链体系。活动期间,各方围绕人工智能在智慧文旅、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展开深入研讨,促进了中国与东盟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交流、项目合作和产业对接,助力打造中国 — 东盟智慧文旅合作平台,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合作迈向新高度。

此外,本届东博会还首次举办中国 — 东盟人工智能部长论坛,中方与东盟十国人工智能主管部门最高负责人齐聚南宁,共商区域人工智能发展大计。该论坛具有重要意义,它推动中国 — 东盟合作从传统经贸领域向数字规则共建的深度拓展。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规则尚不完善的背景下,论坛聚焦 AI 伦理、产业标准、数据安全等前沿议题,致力于协同推进区域人工智能治理体系建设,为区域内人工智能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制度性保障。同时,论坛也回应了东盟国家强烈的数字化发展需求,通过建立常态化高层对话机制,为双方在技术协作、标准互认和政策协同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撑,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东盟市场的广泛应用和落地。

AI 会展智能体:全新体验的缔造者

为了提升参展参会人员的体验感,本届东博会推出了国内首个 “AI 会展智能体”,这一创新成果为展会的智能化升级树立了新标杆。该智能体全面支持 8 种东盟语言,覆盖智能客服、会议安排、商机撮合等 17 个应用场景,宛如一个贴心的智能助手,为参展商和采购商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服务。

在智能客服方面,它能够快速准确地回答参展人员的各种问题,无论是关于展会的日程安排、场馆布局,还是参展企业的产品信息等,都能在瞬间给出详细解答。会议安排功能则根据参展人员的需求和偏好,智能推荐适合参加的会议活动,并帮助其快速完成报名和日程规划。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商机撮合功能,它通过 AI 分析参展商和采购商双方的需求、产品特点、以往合作偏好、技术及行业大趋势下新需求预判等关键信息,进行精准智能匹配。以往参展商和采购商可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而现在借助这一功能,能够快速找到潜在的合作对象,并在几秒钟内发起洽谈邀约,极大地提高了会展对接的效率,让合作的机会触手可及。

不仅如此,从展会的视觉设计、吉祥物形象,到开幕式主题短片,均融入了 AI 生成元素。开幕式上,AI 元素更是贯穿全程,AI 机器人热情迎宾互动,为现场增添了浓厚的科技氛围。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书记陈刚佩戴智能眼镜进行 “无稿” 致辞,依托实时显示技术流畅发言,展示了 AI 技术在会议演讲中的创新应用。尾声环节,AI 数字人登台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韦韬互动,迅速生成开幕式热词、总结等内容,将 “科技赋能会展” 的理念展现得淋漓尽致。展会闭幕后,该智能体还将持续提供全天候不间断服务,真正实现了 “永不落幕的东博会”,为参展企业和观众提供了持续的交流与合作平台。

在全球贸易格局不断变化、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第 22 届东博会以 AI 为核心驱动力,全面展示了中国与东盟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成果与合作潜力。AI 不仅成为了推动中国 — 东盟经贸合作升级的重要引擎,也为双方在数字经济、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相信在 AI 技术的赋能下,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