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10 日,阿里巴巴迎来 26 岁生日之际,其旗下高德地图在杭州发布全新产品 “高德扫街榜”,以 “10 亿人用脚投票的真实榜单” 为口号,矛头直指美团的核心点评业务。而就在同一天,美团迅速反击,宣布大众点评正式重启 “品质外卖” 服务,依托自研大模型和百万高分餐厅,强化外卖业务竞争力。

这一来一往的攻防,标志着阿里与美团之间的竞争,已从外卖领域进一步蔓延至到店服务及评价体系,双方战局再度升级。
高德扫街榜剑指大众点评
高德扫街榜,被阿里内部定位为与 “淘宝闪购” 同一级别的 “S 级战略项目”,旨在通过 AI 和信用体系,打造真实、客观的商家评价榜单。榜单数据来源于高德地图超 1.7 亿日活用户的真实导航行为,涵盖美食、酒店、景点等多个生活服务品类。
与传统点评平台不同,高德扫街榜强调 “永不商业化”,宣称不会因商家付费而影响排名,确保榜单的公正性和客观性。阿里方面表示,高德扫街榜的评价体系融合了用户行为数据与芝麻信用,能够有效过滤刷评、虚假交易等行为,为消费者提供更可靠的消费决策依据。
发布会上,高德集团 CEO 刘振飞强调,扫街榜的诞生,是为了应对当前生活服务市场中虚假评价泛滥的问题。“消费者在选择餐厅、酒店时,往往被大量虚假好评误导,而真正优质的商家却被埋没。高德扫街榜将还原市场的真实面貌,让好店不被错过。”
高德扫街榜的推出,无疑是对美团大众点评的直接挑战。长期以来,大众点评凭借海量 UGC 内容和商家资源,在本地生活评价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然而,近年来大众点评也饱受刷评、广告干扰等问题困扰,用户对其评价真实性的质疑声渐起。
美团反击,重启大众点评品质外卖
面对高德的攻势,美团在同一天宣布重启大众点评 “品质外卖” 服务,试图通过强化外卖业务,巩固自身竞争壁垒。
大众点评此次升级 “品质外卖”,依托 B 端自研大模型和海量真实评价数据,进一步筛选出超百万家高分堂食餐厅,确保消费者能够享受到 “真品质、真堂食、真评价” 的外卖服务。同时,大众点评将同步发放 2500 万张大额消费券,吸引用户尝鲜。
据了解,大众点评的 “品质外卖” 并非新业务。早在 2016 年,大众点评就已推出该服务,旨在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外卖选择。但此次重启,大众点评不仅引入了 AI 技术优化商家筛选,还将覆盖范围扩展至必吃榜、黑珍珠等高端餐饮品牌,力求提升服务的整体品质。
大众点评相关负责人表示,“品质外卖” 的重启,是美团基于消费者对品质生活需求的洞察,以及对平台优质商家资源的深度挖掘。未来,大众点评将继续完善评价体系,确保用户能够获得最真实、最有用的消费信息。
阿里美团竞争再升级,行业格局将生变?
阿里与美团的这场 “910 大战”,背后反映的是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竞争的日益白热化。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5 年中国本地生活市场规模预计达 35.3 万亿元,线上渗透率将突破 30%。巨大的市场蛋糕,吸引了众多巨头入局,竞争愈发激烈。
在这场竞争中,阿里和美团无疑是两大核心玩家。过去几年,双方在餐饮外卖、到店团购等领域展开了多轮交锋。而此次高德扫街榜与大众点评品质外卖的对决,标志着双方竞争已从单纯的业务拓展,转向对核心竞争力 —— 评价体系的争夺。
对于阿里而言,高德扫街榜的推出,是其重塑本地生活服务生态的重要一步。借助高德庞大的用户基数和精准的地理位置数据,阿里有望打破美团在评价领域的垄断地位,构建属于自己的消费决策入口。而对于美团来说,重启品质外卖,则是对自身优势业务的巩固与升级,通过强化 “高品质” 标签,进一步提升用户粘性和忠诚度。
不过,这场竞争的胜负尚未可知。一方面,高德扫街榜虽有创新之处,但其评价体系能否真正做到 “永不商业化”,还有待市场检验。另一方面,大众点评在重启品质外卖后,如何平衡商家利益与用户体验,也是一大挑战。
业内人士认为,无论最终结果如何,阿里与美团的这场竞争,都将推动本地生活服务行业朝着更加规范化、品质化的方向发展。消费者将成为这场竞争的最大受益者,能够享受到更加优质、高效的生活服务。而对于行业内其他玩家来说,如何在两大巨头的夹缝中找到生存空间,也将是未来面临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