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书院飘香记:翡翠园社区以中式糕点传承编织邻里温情

初秋的淄博市博山区,空气中已浮动着淡淡的桂花香。8月21日下午,城东街道翡翠园社区的文化书院里,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式糕点制作培训课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着。揉面的簌簌声、烤箱的嗡鸣与居民们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让这个平日里静谧的书院瞬间变成了充满烟火气的“社区厨房”。

当文化书院遇见传统技艺

翡翠园社区的文化书院,原本是居民们静心阅读、品茗交流的“精神驿站”。如今,书院的功能正在不断拓展——从书本知识到生活技艺,从个人学习到邻里共享。此次与盈鑫职业培训学校联合举办的糕点制作培训,正是社区探索“文化书院+多元服务”模式的一次生动实践。

“以前总觉得书院是看书的地方,没想到还能学做糕点!”居民李阿姨一边揉着面团,一边笑着说。活动现场,专业老师从和面、发酵到塑形、烘焙,一步步耐心指导。居民们围在操作台旁,有的认真记笔记,有的用手机拍摄操作细节,还有的互相切磋“揉面力道”,书院里弥漫着面粉的清香和此起彼伏的讨论声。

舌尖上的传承,心尖上的温暖

中式糕点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活动中,老师特意讲解了传统糕点背后的民俗故事——中秋的月饼象征团圆,清明的青团寄托思念,端午的绿豆糕寓意安康。居民们听得入神,手上动作却不停,不一会儿,一个个造型精巧的糕点便在巧手中诞生。

令人动容的是,这场活动无意间成了“跨代技艺交流”的舞台。年长的居民贡献出“祖传秘方”:“面团要醒发两次才够松软”“豆沙馅里加一点陈皮更香”;年轻人则负责“技术革新”,用现代烘焙工具提升效率,还帮长辈们录制视频方便课后复习。社区工作人员感慨:“原本只是技能培训,现在倒像是一场‘家庭聚会’。”

“红色合伙人”助力,书院变身社区活力引擎

此次活动的成功,离不开社区“红色合伙人”机制的创新。盈鑫职业培训学校作为合作单位,不仅提供专业师资,还捐赠了部分烘焙器材。这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模式,让社区服务突破了人力、物力的限制。

“我们计划把文化书院打造成‘没有围墙的课堂’。”社区书记王颖介绍,未来书院将围绕居民需求,引入更多元的活动:非遗手作体验、健康养生讲座、亲子读书会……“既要让书院飘满书香,也要让它充满生活的温度。”

从“独乐乐”到“众乐乐”,文化书院绘就共治共享新图景

活动尾声,居民们将烤好的糕点分装成盒,送给社区独居老人和值班志愿者。一盒盒糕点,传递的不仅是手艺,更是邻里间的关怀。这种“学以致用、反哺社区”的良性循环,正是翡翠园社区推进基层治理的缩影。

如今,文化书院已成为翡翠园社区的“精神地标”。它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情感的纽带——在这里,年轻人找到了传统文化的根脉,老年人收获了被需要的价值感,孩子们则体验到动手创造的乐趣。正如居民张大爷所说:“书院热闹了,人心就暖了。”

从书香到饭香,从技艺到情谊,翡翠园社区用一场糕点培训课,诠释了“文化惠民”的深层意义。当传统技艺在书院里重生,当邻里温情在互动中升温,这座小小的文化书院,已然成为点亮社区文明、凝聚一方人心的“精神灯塔”。而这,或许正是基层治理最美的模样——以文化为媒,让幸福落地生根。

为您推荐